蒋昌建对话傅盛:大模型机器人的当下与未来

2024-01-23 08:01:22

640.jpg

前几天,我和蒋昌建老师进行了一场对话,深入聊了聊大模型和机器人的一些话题。我认为服务机器人产业是一个未来可能超过汽车的产业,对于现在很热的人形机器人话题,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聚焦在人工智能产业超过七年,对AI和AI应用,积累了自己的敏感度和理解深度。在大模型浪潮到来时,我们能快速集结队伍投入作战。我们已经推出了为企业客户量身打造的AI升级咨询服务,很快也会发布自己的大模型,之后还会不断更新包括服务机器人在内的AI应用产品矩阵。我们希望在这个瞬息万变、“千模万模智能开”的时代,和我们的客户携手创造更大价值,让更多人享受到AI红利。

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蒋昌建:首先请傅盛先解释一下,我们经常把两件事情弄混,猎豹移动和猎户星空二者之间什么关系?

傅盛:猎豹移动是我创办的第一家公司,但它主要的产品是针对海外市场的APP,像清理类、安全类的,后面还有游戏,它在14年就在纽交所上市了。在16年的时候,猎豹移动和我一起又创办了猎户星空,当时因为16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人工智能了,所以那时候我们觉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结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巨大机会,所以就拿一个独立的公司就是猎户星空来做的这些机器人,还有人工智能。猎豹移动擅长于软件研发,猎户星空擅长于 AI的核心技术和机器人的技术,所以他们有一些合作,比如合作推出了一款机器人,在商场里去帮助你指路和推销。

蒋昌建:所以他们各自有各自擅长的地方,把它整合在一起,能够给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先从机器人开始谈起吧。

服务机器人有可能成为一个超过汽车的产业

画外音:近年来老龄化程度加深,导致劳动力短缺,正在加速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服务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它可分为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及商用服务机器人两大种类,在各个应用场景中大显身手,包括但不限于餐饮业、医疗、保健、酒店业、楼宇服务、物流行业等,可执行迎宾、送餐、配送、清洁医疗协助等各种任务,还可根据具体需求实现自主运行,仅需最少的人为干预,或者由人类操作员远程操作。部分服务型机器人还可以与人类进行直接或间接互动。通常具备传感器、摄像头等部件,以感知和响应周边环境。

蒋昌建:您觉得这样的一个服务机器人的市场的趋势意味着什么?

傅盛:就这个行业因为刚才讲的服务机器人是比较泛的。

蒋昌建:应该分两类吗?比如说商用服务机器人,还有家庭用户服务机器。

傅盛:其实是可以分的,机器人会从劳动最密集的工厂慢慢走向服务行业,然后再走向家庭,它就会越来越走进千家万户,我觉得这在今天的这种经济大环境下,服务机器人的整个大盘子还在涨,我觉得未来它有可能会是一个超过汽车的产业。

蒋昌建:为什么这么说?

傅盛:汽车一般一个家庭有一两辆车就可以了,但是机器人可能以后每个家庭都会有好几个机器人负责不同的工作。甚至包括你家里面的中央控制系统,它也可以是某种程度上的服务机器人。

中国模式对我们来说非常关键

蒋昌建:明白了,听你这么一说的话,其实它的服务的场景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在这个领域当中,特别是服务类的机器人当中,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傅盛:服务机器人这个概念非常新,尤其商业服务机器人在之前是没有一个样板的,没有样板的难度就在于说你在产品研发的时候,比如技术选型,零件选型,甚至连供应链都没有。我举个例子,都没有一个为服务机器人事先准备好的轮子,你得从别的行业去选或者跟供应链去定制,所以需要产品研发,去定义这个产品它到底长什么样,上面要不要放屏幕,交互能力怎么样,都是由我们自己去摸索出来,要跟着客户一起摸索。

蒋昌建:其实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就是人手缺。我看到一个材料说德国劳工力的缺口大概是有500多万,加拿大光是餐饮业都有15万多的缺口,所以这恰恰可能是推动服务机器人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傅盛:餐厅有个专门岗位叫送菜员,在中国,这个岗位平均在岗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因为员工在这送菜其实也没有成就感,每天走个几万步也非常累,他如果有机会去做别的行业的时候,他就一定会去做。我们今天在很多应用上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所以我们现在策略是在中国先把它用好,然后再往海外推,海外可能收入规模会大一些,但是中国的模式对我们来说非常关键。

猎户星空机器人助力北京冬奥

蒋昌建:其实我们的咖啡是机器人煮出来的对吧?据说我们这套设备也进入到了冬奥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因为你要经得起考验对吧?

画外音:2022北京冬奥会上,猎户星空以5款机器人独挑大梁,分布于公寓入住、点菜、送餐、导览、翻译等多个场景中,涵盖了运动员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豹大白”(智咖大师)以安全性和仪式感成为其脱颖而出的关键。设计团队将人手冲咖啡的动力学过程全都还原到“豹大白”上,让其动作具有生命力。两条6轴协作式机械臂协同运作,左右机械臂可同时进行精准执行动作。同时其运动部件的物理底层还设置了碰撞检测和刹车保护,防止本体在工作中不受到损害。应用层通过视觉识别、重量感知等技术来保证食物制作流程的安全。每天制作咖啡的数量可达上百杯,其余入选产品为应用于导览翻译场景的“豹小秘”,用于点餐送餐的“豹小递”以及用于移动售货的其他机器人等。

蒋昌建:像这种大型活动的这些应用场景当中,给你的服务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提供哪些启示?

傅盛:你像冬奥会里面当时有9个服务机器人品类,因为科技冬奥,然后我们中了5个品类,而且冬奥会当时的标准很苛刻的,它是公开招标,然后做测试题,如果所有的厂商都没做好,这个品类就取消了,我觉得这个行业还没到技术水平足够高的阶段,因为它的技术复杂度还是挺高的,你很难达到用户需求的基准线。我们有两个品类在冬奥会里是唯一入选的,就是翻译和翻译接待。

蒋昌建:翻译是多国语言的。

傅盛:对多国语言,当时设想两个外国友人,然后机器人在中间,他们可以互相沟通。

大模型出现让具身智能成为可能

画外音:以GPT为典型的预训练大模型多模态,为人工智能的交互能力带来革命性潜力。AI赋能实体设备,实现具身智能,引起全球期待。具身智能强调感知——行动回路的重要性,即感受世界对世界进行建模,进而采取行动进行验证并调整模型的过程,与我们人类的学习与认知过程一致。对比上一代传统的AI视觉机器人,它更具有泛化性,适合重交互性可自适应的场景。可以预想此后机器人与人类的交流将不再是机械式的查字典式问答,而是从执行预先设置的刻板纸进化到能理解对话需求,结合个性化沟通任务,理解交互规划和实体执行的新局面。

蒋昌建:最近一两年来又热出来一个话题,可能投资界也很感兴趣,叫做具身机器人。你怎么来看具身机器人?

傅盛:具身智能我普及一下,它是这次大模型出来以后,突然一下变得很热,这件事其实也做了很久了,他的设想是说我们不需要去教机器人很多东西,而是它自己就跟小孩一样在这里看东西,它会成长,然后建立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会去做动作。大模型的出现,让行业内的人觉得既然机器可以理解语言了,它就能够通过语言的逻辑理解整个世界,我认为这个技术路线上是一定可以走通的,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技术的原型的原理提出到出现原型,到成为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蒋昌建:其实我们的服务机器人的迭代,也是把人工智能最新的一些成果结合到咱们的服务机器人当中去,是不是?我们也是往具身智能方向在转?

傅盛:是在转,比如我们自己也在训练一些垂直模型,做一些前沿的探索。但是坦率的说,现在的服务机器人是一些专用算法和一部分的人工智能的结合,现在还做不到完全由人工智能来掌控,因为它依赖的是整个行业的进步,不是某一个技术点。我就举个例子你可能就能理解,比如说现在机器人有摄像头了,没错对吧?但是其实今天再好的摄像头和人比都是有差距的,有耳朵了,其实跟我们耳朵比在某些方面也是有差距。

蒋昌建:有差距的话有一个办法,或者也许不是充分的,1个摄像头不够,2个不够4个,传感器1个不够,那就5个。

傅盛:今天汽车加了那么多摄像头,它和人开车还是有差距的,对不对?但是你比如说他手上是没有触感的,还有对环境的感知,还有决策力,我们今天你看ChatGPT给你回答是一个字一个字出来的,它还是需要很高的算力,而我们大脑是非常小的算力就能够去完成,所以我是认为还有挺长的路要走。

不看好人形机器人的三个理由

蒋昌建:除了具身机器人之外,现在也比较热议,也是马斯克所带出来的话题——人形机器人,他说双足机器人会诞生,能够帮助人解决很多的问题,脏活、累活、危险的活等等都能干。对于双足机器人你的判断是什么?

傅盛:我是一直在泼冷水的。第一个从原理上来说,人类花了几万年的时间,发明了轮子,然后开启了运载之路,结果现在有一帮人非要去把轮子取消掉变成双足,双足是个生物学选择,它不是个物理学选择,轮子肯定是效率更高的,轮子还有履带对吧?再不济还有四足对吧?为什么一定要双足?是对人的自我迷恋。就是第二个从技术难度上来说,它难度非常之高,有多少块肌肉组成了我们的整个肌肉群?几百块肌肉,所以双足机器人需要的传感器结构的技术非常复杂,光机械技术复杂度就很高,而且我们不仅有肌肉,还有关节,脚底板,还有我们大脑那种平衡感,这又是一系列问题。第三个算法上,由于它没有这么多可控的部分,所以它的摔倒是一种必然,它的防御能力肯定不如人,我们一年大概是摔个一次跤都会记忆犹新,但双足机器人一天摔个几次很正常,但摔一下旁边有人怎么办?而且它那么重,还有能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AI是生产力革命,每个人都要拥抱它

蒋昌建:你最近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大模型,你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做移动互联网向以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升级。怎么理解这句话?

傅盛:首先互联网的浪潮已经过去了,互联网成为一个基础设施了,谁都会用互联网对吧?但AI和互联网最大的不一样是互联网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今天我们看直播带货都还是工厂在生产对吧?只是我以前通过中间商慢慢买,我今天通过互联网直接就可以在工厂下单了,它是促进了生产效率,但AI不一样,AI是一个生产力革命。

画外音: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颠覆性技术,正在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AI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AI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线的运转效率。人机协同并不是取代人类劳动力,而是与人类实现更高效的合作,AI可以自动化执行重复性任务来释放人力资源。

傅盛:你把一个电脑插上电,跟它说两句,它就可以帮你干活了,这件事一旦出现以后,各行各业全部都会被改变,举个例子,就像当年电发明的时候,你的一个面包房,如果用驴拉磨去磨面粉,而我插上电去磨面粉,我的效率就比你高。它是一个生产力的变革,所以 AI这次带来的变革会比移动互联网还要大,但是范式又不一样,互联网更多是信息的连接,打通了信息的透明度,但是AI是脑力的产生,也就是说一个公司可能不再是看它的员工,或者说不不仅仅在看人的能力了,也要看他自己的大模型的能力。一个国家可能最后人口红利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你的算力水平,你能够提供多少对外输出的脑力劳动者。

蒋昌建:其实你很早就在公司内部就提出来,一定要把人工智能跟各个业务板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当然你不仅在内部,你在外部也会跟客户之间去沟通,你为他们提供一些大模型的垂直方面的服务。

傅盛:在16年创办猎户星空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笼络了一大批人工智能的人才,所以我们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6年了。我们的语音识别还有视觉识别的技术都是行业内靠前的,所以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去落地,我们是有自己的见解的,比如刚才你提产业互联网的时候,我们通过做机器人,做我们的一些to B的服务,我们对很多行业都有深入的沟通和了解,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比谁在这方面能多下苦功夫。

蒋昌建:你的口号讲得很好,替代你的不是AI,而是会AI的同事,所以你能告诉我从内部的角度来讲,AI给公司内部带来怎样的革命性的变化。

傅盛:要求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时代到了,就不再是发挥你的所谓技能,技能很大部分会被AI替代,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最近经常跟我的同事聊,我说你们一定要当心一件事,你天天还在打着铁,那边工厂生产的刀就过来了,或者你在钻木取火的时候,那边火药都出来了,所以一定要跟上技术的趋势,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拥抱新的技术,但是如果大家都进化了,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对吧?我们的外延可以做得更大,它更是一种进化,未来公司是一定要朝这个方向进化,这是市场的竞争。我们只能带尽可能多的同事一起往前走,你能不能掌握这个技能,让你的工作覆盖面更广,工作的内容更深,然后让你创造力那部分更能发生,而不只是用你的技能那一部分,比如对于财务来说,做个报表以前就是安家立命的地方,但现在你通过报表去找到一些异常,真正给公司经营决策提供辅助的支持,甚至做一些战略建议。

蒋昌建:你看我们聊到了服务型的机器人,也聊到了大模型人工智能,现在我把两者结合起来,自从有了通用大模型以后,通过这样的一个结合,机器人应用的场景变得更广泛,应用的效率会更高,所以你简单的告诉我们一下,你过去对于猎豹移动(猎户星空)的机器人的理解,现在会有怎样的一些变化?

傅盛:在过去,比如说我们要进一家餐厅,我们有个功能叫做帮你推荐招牌菜,但每家餐厅的菜都不一样,以前我们给每家餐厅做很多问答,就是说我知道用户想问什么,我就告诉机器人怎么回答,基于标准化的Q&A,有时候用户会发现问了问题以后,它回答不了。

蒋昌建:我现在在用电商平台当中的自动回答的时候,有时候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标准化的回答是有的,但是你在标准化的回答之外提出新的质疑,它就没办法面对。

傅盛:传统的电商就是关键字匹配,如果你的那句话有个退货,马上就给你来个退单界面,它能命中大概百分之八九十,但除了退货这类需求,你再有别的需求,甚至询问商品对比,它已经回答不上来了。今天有了大模型以后,你不需要再做这件事了,你只要把菜单或者介绍文档让机器人读一遍,然后用户再问什么问题,机器人自己就会生成答案。

蒋昌建:也就是说我把菜单的数据包括文档喂给机器人,机器人学习以后,自然就会根据你给提供给他的资料,然后回答用户的问题,不像我们过去一样用人工把它编起来。

傅盛:计算机真的理解文本的意思了,所以它可以组织语言去回复你,去告诉营业员自己会,所以为什么叫AIGC,它是生成内容,是根据理解去生成的回答。

大模型时代创业,要stay foolish

画外音:猎户星空自研大模型技术应用到机器人业务——大模型机器人全家桶,其中,餐厅场景在大模型的加持下的全新升级,“招财豹”系列机器人服务员能够与消费者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机器人拥有了生成式AI大脑,只需要录入相关的餐厅、品牌、菜品、基础信息,就可以一键生成标准化话术,自动完成互动问题泛化,让机器人服务员回复的专业度准确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机器人还配备了先进的自主导航系统,能够在繁忙复杂的餐厅环境中自动避障,规划最佳路径,完成准确高效的服务任务。“招财豹”配备了业界领先的多传感器融合导航技术,能够支持超30台机器人在同一空间运行,不撞机不堵机,覆盖面积达5万平米场地。机器人搭配AI还能实现更多实用功能,餐饮商家可以让机器人拍照识别菜单,其内置的AI大脑能够自动分析商品特色,一键生成菜品介绍推荐语和点评文案,助力商家轻松扩散口碑,有效提升客流量。

蒋昌建:所以AI或者是通用大模型这样一个时代,带来的创业机会有哪些?

傅盛: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其实所谓创业都是来自于社会的一些变化才有机会,农耕社会是没有创业的。所以今天AI大模型带来的是整个底层范式的变化,无论是公司的治理结构,无论是就是人才的评价,还有包括整个生产力水平的重构。所以今天我觉得创业者应该做的就是全力的去学习人工智能,就是不管你有没有学过编程,其实它和编程没什么关系,是对一个原理的理解,他必须理解这个原理,我觉得所有创业者去理解这个原理,然后在这上面去琢磨你最擅长的事和它怎么结合,可能就会有机会。一定要学习这个东西,不是看两篇朋友圈文章,一定要系统化的把一些课程找出来,认真学,像小学生一样。第二个就是一定要找到你自己最擅长的,就像你刚问我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做人工智能,要做大模型?我们做过很多年,我们自己有擅长的领域,任何一个行业你都会有自己的热爱兴趣,你只要和人工智能结合,你就会比这个行业其他人更有竞争力,也许就会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我觉得这个机会还是很好的,它可能就和20年前互联网出现一样。

蒋昌建:很多人都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经理,你现在还是这么认为吗?

傅盛:首先我肯定还是认为我自己是个产品经理,我觉得是不是很好的产品经理,还得由市场说了算。

蒋昌建:因为你曾经你也经常会说这个一句话,你说我的产品要“真好用”这三个字,为什么说你觉得好不好让市场说了算,你现在还没有底气?

傅盛:是这样的,我做机器人以后,我就真正理解创新的难度了。尤其在一个全新的行业想做出创新,其实产品的定义就是非常难的,所以越做这个产品,我越佩服乔布斯去做的那些定义,有的时候有个产品出来了,你做了一个比他更好一点的,这件事是相对容易的,无论它复杂度再高,但去做过去没有的事情,其实对产品的定义的难度是要求很高的。我觉得人总是一个不断去学习与时俱进的过程,可能过去几年我是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但今天说我的机器人是否能够真正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我说了不算的,我也觉得我足够努力,也足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我觉得做产品的一定是由客户来评价。

蒋昌建:对于猎豹移动和猎户星空来讲,你是主心骨,怎么不让自己的思维定势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

傅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觉得得意识到一点,你跟这个世界的这种连通是要保持通畅的,就是你永远要审视自己。乔布斯有一句话叫Stay hungry,Stay foolish,其实Stay hunger hungry被很多人说叫狼性,人们就有一种恐惧,我觉得Stay foolish是更重要的,就是你永远保持那种我可能要被这个时代淘汰了,这些东西我为什么不懂,要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一定要不断的去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自满。

蒋昌建:谢谢你接受我们的访问。刚才我们对谈的这一切围绕着两个基本的主题,一个是服务机器人,一个是人工智能。当然今天的任何一款服务机器人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在其中的应用,就像刚才傅盛所说的,这种应用在创业的道路上到底能够走多远,以及到底能够给社会带来怎样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实际上不光是你,这个行业的很多的主体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今天的对谈,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可能只是提供一个答案而已,更多的答案还在我们的观众朋友的心里。